范 馨 文 Fan Hsin Wen
Q:當初選擇用行動來創作的原因或動機是什麼呢?
最初的原因是,在我動脊椎手術休學的那一年,待在醫院裡的生活十分苦悶,在我心情很糟的時候,來訪的表哥在病床邊為我沖的一杯咖啡讓我感受到了溫暖,所以才會選擇以咖啡作為媒介,希望自己也能為別人沖出一杯有溫度的咖啡。回到學校後,我開始思考:「藝術對於別人來說究竟是什麼?」,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真正走出去,去接觸社會、接觸人群,再加上曾經和流浪者有過短暫的交集,那次的經驗帶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也成為這次行動很重要的動機之一。
Q:那麼在創作的過程中,有帶給你什麼不一樣的思考嗎?
我覺得在心態上的轉變一定是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路上遇到流浪者,但並不會與他們有太多的接觸,而我在實行計畫的過程中就必須和他們相處、互動,藉由一杯咖啡去轉換我們之間的關係。其實這個改變很大;以往我們不太會注意路上的流浪者,但因為這件作品,我需要進到他們的生活圈。我會聽到很多不同的故事,有些讓人感動,有些讓我感覺自己很渺小。我覺得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我交到很多流浪者朋友,甚至會想為這些人做更多事。但當想做的事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的渺小,這是我認為自己在心境上必須學會調適的。
Q:最後你有特別想和哪些人說甚麼話嗎?
我想謝謝所有參與這個計劃的人,不論是曾和我一起喝過咖啡的流浪者,或者是認同我的理念,甚至提供我幫助跟直接參與的人們。這個行動對於我而言不只是畢業製作,在我能去做的時候,這個計畫便會一直持續,將待用咖啡這個概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為更多人帶來溫暖。
〔喝我咖啡 Hold My Café〕
一杯咖啡是一個日常,在一個繁忙的早晨,或是一個悠閒的午後我們時常啜飲著一杯咖啡。有時我們與朋友喝著咖啡分享著彼此的心情。但咖啡卻不是維繫我們生命的必需品,而我們似乎又如此的需要「它」。2016年我開始思考所謂的「待用咖啡」並在12月開始了「喝我咖啡」的計劃。我將咖啡吧台變成一個行李箱,我以一個訪客的身份提著行李箱吧台走上了街頭,我坐上了火車,到了火車站、地下道、公園尋找著流浪者的居所。我搜尋流浪者的蹤跡,並為他們沖煮一杯熱咖啡。從研磨咖啡豆到煮熱水,並沖煮咖啡都是在當我詢問「可以為你沖一杯咖杯嗎?」後發生。有時流浪者為我磨起咖啡豆,為我倒煮咖啡的熱水,之後我們在咖啡香氣圍繞之下肩並肩地一起喝著一杯咖啡,我們交談、問候、握手,這樣的情境就如同是在日常的悠閒時光裡我們與朋友分享著一杯咖啡。
2015年7月我動了腰椎手術,手術後我右腳短暫的癱瘓了,住在復健病房裡6個月,在醫院的日子是孤單又無聊的,直到有一次表哥來探訪我親手為我沖煮了一杯咖啡,我才感受到原來咖啡不只是咖啡,「它」可以是一杯有溫度的咖啡。當我開始了「喝我咖啡」的計劃,並試圖著讓「待用咖啡」被重視並賦予它另一種可能性。我開始在社群網站上發佈自己的計劃訊息及紀錄,之後我獲得了一些回響及支持。參與者透過提供自己烘的咖啡豆讓我作為與流浪者分享的「待用咖啡」,而我扮演一個傳遞者的角色將咖啡帶到流浪者的面前。透過與流浪者喝咖啡這個媒介使我收集了許多流浪者的故事。當流浪者喝下咖啡後在我的吧台上留下了自己的簽名或是記號,如果我被拒絕了我便在吧台上打上一個洞以此作為紀錄。每次的拜訪都能吸引到陌生人的目光,並向他們分享流浪者故事及我的計劃。我試圖讓他們成為參與者,他們跟隨我一同尋找流浪者並一同喝著咖啡。參與者透過陪伴或是影像紀錄成為了作品的一部份。
我透過文字、影像、錄像記錄著每一次的拜訪。我想在這個計劃裡我不是一個給予者,而是一個傳遞者,一個傾聽故事分享故事的說書人。我試圖用這個計劃改變我們與流浪者的「關係」也透過賦予「待用咖啡」新的形式轉化了「施與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