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王 容 寬   Wang  Jung  Kuan

Q:你的創作動機?

既然是一個畢業製作,那就來做一個只有畢業展才能作的作品。我自己的創作路程其實非常的廣泛,基本上做什麼都可以,既然沒有限定,那就找一個可以侷限住自己所想的東西來做發揮,所以我就做了這個藝術試用品,它只能出現在這個展覽,沒有辦法當作個展來處理。

 

Q:你的作品會怎麼進行呢?

我的作品有分為兩式兩面,這兩種方式是指我做作品的方式;兩面是指我所針對的對象。兩式一個是指藝術試用品,另一個則是散散藝術材料箱。藝術試用品的概念就是幫別人的作品做試用品,然後再拿去宣傳,這樣觀眾就可以透過新的方式來接觸展覽以及作品;而藝術材料箱則是以一種DIY的方式,讓觀眾可以參與做作品,並放入我們的展場內,所使用的材料就是畢展大家作品所用的原料,比方說排球皮啊,或是陶瓷、纖維之類的,我將它們整理成材料箱,讓觀眾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介入展覽。

 

Q:而這個藝術材料箱的概念源自於我們散散的理念:

 

讓作品走出去。我想既然我們將作品散出去,那別人是不是也能將他們的作品散進來?所以就有了這個想法。它會搭配著我的試用品一起在外發售,當民眾與我接觸時,他們會拿到一份散散藝術材料箱,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木箱現場做出一份自己的作品,我會在展場中放一份展場的模型,讓他們可以把作品放到模型中的小展台上,並且在展台上簽名。只要名眾領取了藝術材料箱,他們就可以另外拿到一份藝術試作品,原本我是以試用品為主角,現在反過來是以材料箱為主角,試用品變成附贈的,這就是我作品的兩式。

​〔ARTester 藝術試用品〕

若以商品的角度來看待藝術品,那展覽通常為其最佳的宣傳與銷售方式。相對於一般大量製造的商品,可以一件一件地購買並分別享有它的效果。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通常難以複數地散撥其功能,必須進入展場接觸作品才能有效地享有它的效果。

 

那麼,如果藝術品能額外以「試用品」的方式存在,是否能另闢蹊徑,擴張藝術品的領域?這些試用品又是否能擷取原作的鳳毛麟角,激起觀者看到正品的慾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