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Q:跟指導老師討論過程中有得到什麼不錯的建議?
我原本做的大多都是在各個撈魚網之中分別的物件或場景為主,但這樣一來,若只單看個別小小一塊可能不太能辨識出內容。於是老師建議我試著分解一個場景,由多個撈魚網拼湊成一個完整的畫面,使觀者能更容易閱讀,因此目前我正在嘗試中。
Q:覺得自己大學的作品是否延續著一個什麼樣的脈絡?
往往我的作品好像都以一種很脆弱或破碎的形式來作呈現,總是將原先做好的東西再加以溶解、拆解等等,而那種受外力破壞的殘破感才會是最終作品呈現的樣態,這可能就是我大部分作品的共通之處吧。
Q:自己有特別意識到這件事情嗎?
原本並沒有,是在一次跟老師討論時,提及並整理了過去做的一些作品,才意識到原來我很常使用這樣的手法來進行創作。而在那次的討論之後,也進而確定了此次畢製的方向。
傅 恩 慈 Fu En Tzu
〔網〕
想要像小時候在夜市撈金魚一樣,用脆弱的撈魚網重新撈回記憶中已失去的人事物。但拿起我的撈魚網才發現,原來那些想要重拾的事物早已存在於網本身之中,只是必須先將自己的外殼分解才會顯露。
bottom of page